红星照耀我们前行——读《西行漫记》有感

文章来源:许昌政协         发布时间:2020-11-11         阅读量:2252

《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考察后所撰写的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文中作者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形象的笔触,揭开了当时在外界看来扑朔迷离的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整部书内容生动详实,看似故事一般精彩,却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读后令人感慨不已、回味无穷。


该书全景式展现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惊心动魄、刻骨铭心


书中,埃德加·斯诺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把那个时代的中国革命全景式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有第五次反“围剿”的壮举,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还有陕甘宁边区的生活全貌,真实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成长史、革命史、斗争史。斯诺在书中这样写道:“长征的路线共达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整个旅程都是步行的,有些是世界上最难通行的小道,还有亚洲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河流”。书中对长征描写最精彩的就是飞夺泸定桥。“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此外,书中还描写了巧渡金沙江、官帽山突围等多个神话般的战役,生动再现了工农红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除了描写战役外,斯诺在书中还描述了苏区的全貌: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从容不迫的在田间劳作,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嘹亮的呐喊声,兵工车间机器的轰鸣声……这是一个真实和谐的苏区,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历史。


该书立体化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形象——坚韧不拔、无私无畏


《西行漫记》用新闻报道式的语言描绘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陕甘宁苏区。在这里,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人物。他用自己的笔墨,把这些人物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徐海东、刘志丹、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通过他的叙述,我看到了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他们或坚定执着,或深邃而不乏幽默,或冷静而又热烈,他们用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引领着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书中,斯诺还刻画了一批普通红军战士的形象,他这样写道“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红军战士群像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该书多维度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不忘初心,永续使命


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没有让人陶醉的美景,更多的是单色调的环境描写,而每一幅都能引起读者的沉思与遐想。“毛泽东家里的天花板和墙壁都是从岩石中凿出来的,一张没有上漆的方桌,铺了一块干净的红毡,蜡烛在上面毕剥着火花”,在这三面不透气的窑洞里,毛泽东指挥着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战役。延安的干部衣着朴素、人人参加劳动,尽管生活艰苦,可很快乐!其中给斯诺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就是:延安后方干部所骑的马都是一些老马、弱马,好马呢?都在一线给红军战士骑了。


为了崇高的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在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没有面包,生活极度艰苦的条件下,秉承革命精神,用火一般的热情和铁一般的意志坚持着革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西行漫记》通篇展示了这样一种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救国救民,勇于牺牲的精神;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依靠群众,同群众患难与共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一颗红星,在地球的东方冉冉升起,照亮整个中国,整个世界。


历史已然落幕,感动长留心间。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应该铭记那一段历史,秉承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阔步前行!

 

(市政协民宗三胞委副主任 于晓辉)


主办:政协许昌市委员会

豫ICP备14019896号

电话:0374-2969708 访问量:3607953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大道1188号 电子信箱:2969800@jzxz.com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4-2969708 举报邮箱:xczxdyh@163.com 联系人:林惠芳